「習慣於都市生活的我們,大概已經不太記得視野中綠顏色佔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怎樣的感受,在不丹,可以輕易找回這種感覺。」
當飛機開始降低高度,逐漸穿過雲層之後,號稱「最後的香格里拉」的喜馬拉雅山小國不丹(Bhutan)開始浮現,第一印象就是各種層次的綠色:披覆狀態相當一致的深綠色山脈、翠綠色的緩坡連接平原與林地、河谷平原植滿稻米的鮮綠田野…。在這一層又一層交疊的綠色世界中,點綴著零星建築物,一小撮、一小撮的白色與紅棕色,這便是不丹以散村型態分佈的村落景致。
不丹國面積三萬八千多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一些,人口卻僅有相當於一個台南市的數量:七十萬人,分佈在全國20個行政區域中。換算一下便可知道每人所能享受的自然資源是非常非常令人稱羨的,包括視覺上的景觀以及資源上的運用。
觀察建築是初步瞭解在地環境條件的最佳捷徑。除卻「都市地區」(註1)區域可見一些鋼筋混凝土造的公寓式房屋、較大新型的公共建築,以及位於主要街道旁、地面層以店鋪形式出現的建築物之外,不丹的建築仍以獨棟、木造為主。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不難理解何以不丹傳統建築係以木材作為主要的建材,除就地取材的便利性外,「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作法更可使整體的自然與人造環境呈現出高度調和的在地感,在大自然的天工之美中增添了人為造型與線條的質感。
在不丹度過些許時日之後便會發現不丹建築不分功能、規模與尺度,皆具有相當雷同的建築語彙,以最常見的民居為例,建築就立面可分為三個部分:地面層、中間層與屋頂層。地面層用以豢養家禽、家畜,部分空間用來囤糧或儲藏,通常是一個中間落柱的大空間。中間層為主要生活的空間,分為兩個部分,一為設有佛壇並在特殊節日供和尚、喇嘛暫居的儀禮空間;另一個部分則為家庭的生活空間,食寢共用的空間當中極少家具。屋頂層通常是一個通透開放的空間,有時作為稻草堆置之用,甚至有些人家亦將家禽圈養於此,由於屋頂層與真正建築的量體之間有一段距離,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並可阻隔日照、遮擋雨水,為居室內部創造了舒適的物理環境,可謂簡單有效的綠建築。從建築構造上來看,白色的外部壁體是厚重結實的,為支撐建築物的重量,除壁體之外還有上下貫通的木柱;相對於壁體的厚實,原木色的木製格窗給予建築量體一股韻律的柔美,並且溝通室內與室外;屋頂並非如中國建築的屋頂那樣佔有視覺上的絕對比例,相反的,不丹建築的屋頂坡度是非常平緩的,薄薄的一片在視覺上幾乎不佔有份量,反而構成了水平的線性感而更強化了立面上分段的特性,因此觀看不丹的建築,焦點大多在於垂直面的牆體,幾乎就是種欣賞「壁體構成的藝術」。這種強調牆壁的建築特性 – 白牆厚實、開窗韻律,似乎與不丹長久以來必須不斷抵抗內、外侵略的文化有關,這個必須講求如何經營牆壁方位的內涵於是逐漸演變並內化在各種建築類型之中。
塗成白色的厚重牆壁所襯托出來的,是牆壁上的大小開口,到不丹旅行絕對不會錯過這些窗戶迷人的繁複之美。開口約有兩種形式:一為作為小空間或非主要空間採光用的小開口,二為儀禮空間或主要居室用的大開口。小開口是壁體上簡單的開洞,而大開口則有繁複裝飾的木框構成。不丹人對於窗戶的形式與比例具有相當的堅持,無論建築新舊,皆可發現這些窗戶的樣式幾乎是一致的:三個拱構成雲形的上部線條加上一個長條狀的比例,『窗是空間氛圍的靈魂』,因此不論行走至何處,透過這些大大小小的窗,你都會嗅到那濃濃的不丹氣息。
不丹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建築類型「宗」(Dzong,註2)可謂不丹建築最極致的視覺饗宴、空間的盛會。宗建築的構成也有民居建築分段構成的基礎,白色牆體是建築基礎的主要部分,其上有許多窗與開口,再上一層亦為透空的屋頂層,最後覆蓋薄薄的屋面,可以此為理解基礎,然後將之擴張成更為複雜、豐富的版本。由於宗是不丹國重要的宗教與政治中心,也是眾多喇嘛居住與修行的場所,因此宗所呈現的空間複雜度與裝飾的繁複度更是尋常建築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內斜的白色高牆頂端飾以一圈紅棕色水平帶並圍繞整棟建築,主要的殿堂上方更有層層屋頂已強調出此空間的獨特性與重要性。不丹是個虔誠信奉單一宗教的國家,從建築物內外的彩繪、裝飾更加凸顯佛教的一切禮教思維早已深刻地融入生活當中。常見的裝飾紋案有祈福用的「八吉祥」、法輪、珠寶、轉換自自然界植物的花草圖案、旌旗等。白色象徵純潔,是不丹國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境界,因此民居建築用色皆以白色為主,擁有政治、宗教雙重意義的宗則多了紅棕色的帶狀裝飾,整體而言,是自然色的運用(註3)。
在不丹國有許多差異皆可大至以中心點東沙(Trongsa)為界,建築形式與材料運用亦同。在形式方面可以粗略的區分出西部以木材為主、三層樓的建築;而東部多見石材運用並以二層樓的建築為大宗。西部的建築平面多為一個四方形,屋頂為一片式、四向斜的形式;中部與東部在平面上的變化較多,可看成數個四方形的組合,因此在屋頂的變化上相對較多,經常可見複層式的處理。就材料的使用上,西部的建築較為一致,木材構成結構體的主架構之後,編竹填充其間並覆塗以灰泥,最後以白色呈現。東部在建築材料上的採用較多變化,除西部常見的方式之外,亦有夯土為牆的作法,也有泥磚、紅磚、石塊砌成的牆體。單就建築在外部牆面的呈現便可粗略判斷深處不丹西部或東部區域。
逐漸邁向開放的不丹社會,在營建的傳統上或許已不再講求過去的構造方式,而逐漸出現新式材料如鋼筋混凝土的運用,但是在建築形式上卻相當堅持具備傳統氣息的語彙,於是走在不丹的城市、鄉村之中,隨處仍可見方形椽子層層疊起、帶有類似雀替的柱頭、雲形的開窗、紋案一致的彩繪與吉祥物…,這些是長久以來從這片土地上的資源擷取過來,適合這片大地的種種決定。不丹的建築在各種建築類型之間共享相似的語彙而形塑出一致性的整體氛圍,與環境的呼應又因在地材料與色澤的運用更顯得和諧、穩定,在不丹的停留期間,強烈感受到一種形式堅持的氣氛,雖然在個體而言可能失去了某些創作的自由(註4),但在整體上卻是維持環境和諧的表現,甚至因而突顯出一個國家在建築環境上的自明性,比起過度自由而導致經常不明所以的台灣,或許不丹的經驗可以提供空間專業者另一種思考的方向。
註1:主要指不丹首都亭布(Thimphu)及巴羅(Paro)。以台灣的標準來看,其疏鬆的建築密度與單純的街道紋理實在無法形成所謂的「都市印象」,但與不丹國其他為數極多的散村村落比較起來,更具備城市的內涵:各地資源集中於此,並且吸引人們遷移至此,因此是人口相對稠密並且擁有較為發達的工、商業的地方,其中包含多種性質的區域如: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行政區,並且擁有國家級的設施因而具備行政及管轄功能。
註2:具有防禦功能的寺廟建築,是地區重要的政治與宗教中心。
註3:在不丹國經常可以看見五色旌旗,其中紅色代表火、綠色代表森林、藍色代表河川、黃色代表大地,而白色是純潔無暇的象徵,亦是人們企求達到的境界。
註4:粗略瞭解不丹的建築教育,得知在學校中所學習的知識在於如何建蓋「傳統」建築,與台灣施行的、鼓勵空間創作的方式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