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2 壁體構成的藝術:不丹建築



習慣於都市生活的我們,大概已經不太記得視野中綠顏色佔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怎樣的感受,在不丹,可以輕易找回這種感覺。


 當飛機開始降低高度,逐漸穿過雲層之後,號稱「最後的香格里拉」的喜馬拉雅山小國不丹(Bhutan)開始浮現,第一印象就是各種層次的綠色:披覆狀態相當一致的深綠色山脈、翠綠色的緩坡連接平原與林地、河谷平原植滿稻米的鮮綠田野。在這一層又一層交疊的綠色世界中,點綴著零星建築物,一小撮、一小撮的白色與紅棕色,這便是不丹以散村型態分佈的村落景致。

不丹國面積三萬八千多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一些,人口卻僅有相當於一個台南市的數量:七十萬人,分佈在全國20個行政區域中。換算一下便可知道每人所能享受的自然資源是非常非常令人稱羨的,包括視覺上的景觀以及資源上的運用。

 觀察建築是初步瞭解在地環境條件的最佳捷徑。除卻「都市地區」(註1)區域可見一些鋼筋混凝土造的公寓式房屋、較大新型的公共建築,以及位於主要街道旁、地面層以店鋪形式出現的建築物之外,不丹的建築仍以獨棟、木造為主。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不難理解何以不丹傳統建築係以木材作為主要的建材,除就地取材的便利性外,「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作法更可使整體的自然與人造環境呈現出高度調和的在地感,在大自然的天工之美中增添了人為造型與線條的質感。

 在不丹度過些許時日之後便會發現不丹建築不分功能、規模與尺度,皆具有相當雷同的建築語彙,以最常見的民居為例,建築就立面可分為三個部分:地面層、中間層與屋頂層。地面層用以豢養家禽、家畜,部分空間用來囤糧或儲藏,通常是一個中間落柱的大空間。中間層為主要生活的空間,分為兩個部分,一為設有佛壇並在特殊節日供和尚、喇嘛暫居的儀禮空間;另一個部分則為家庭的生活空間,食寢共用的空間當中極少家具。屋頂層通常是一個通透開放的空間,有時作為稻草堆置之用,甚至有些人家亦將家禽圈養於此,由於屋頂層與真正建築的量體之間有一段距離,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並可阻隔日照、遮擋雨水,為居室內部創造了舒適的物理環境,可謂簡單有效的綠建築。從建築構造上來看,白色的外部壁體是厚重結實的,為支撐建築物的重量,除壁體之外還有上下貫通的木柱;相對於壁體的厚實,原木色的木製格窗給予建築量體一股韻律的柔美,並且溝通室內與室外;屋頂並非如中國建築的屋頂那樣佔有視覺上的絕對比例,相反的,不丹建築的屋頂坡度是非常平緩的,薄薄的一片在視覺上幾乎不佔有份量,反而構成了水平的線性感而更強化了立面上分段的特性,因此觀看不丹的建築,焦點大多在於垂直面的牆體,幾乎就是種欣賞「壁體構成的藝術」。這種強調牆壁的建築特性 白牆厚實、開窗韻律,似乎與不丹長久以來必須不斷抵抗內、外侵略的文化有關,這個必須講求如何經營牆壁方位的內涵於是逐漸演變並內化在各種建築類型之中。

 塗成白色的厚重牆壁所襯托出來的,是牆壁上的大小開口,到不丹旅行絕對不會錯過這些窗戶迷人的繁複之美。開口約有兩種形式:一為作為小空間或非主要空間採光用的小開口,二為儀禮空間或主要居室用的大開口。小開口是壁體上簡單的開洞,而大開口則有繁複裝飾的木框構成。不丹人對於窗戶的形式與比例具有相當的堅持,無論建築新舊,皆可發現這些窗戶的樣式幾乎是一致的:三個拱構成雲形的上部線條加上一個長條狀的比例,『窗是空間氛圍的靈魂』,因此不論行走至何處,透過這些大大小小的窗,你都會嗅到那濃濃的不丹氣息。

 不丹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建築類型「宗」(Dzong,註2)可謂不丹建築最極致的視覺饗宴、空間的盛會。宗建築的構成也有民居建築分段構成的基礎,白色牆體是建築基礎的主要部分,其上有許多窗與開口,再上一層亦為透空的屋頂層,最後覆蓋薄薄的屋面,可以此為理解基礎,然後將之擴張成更為複雜、豐富的版本。由於宗是不丹國重要的宗教與政治中心,也是眾多喇嘛居住與修行的場所,因此宗所呈現的空間複雜度與裝飾的繁複度更是尋常建築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內斜的白色高牆頂端飾以一圈紅棕色水平帶並圍繞整棟建築,主要的殿堂上方更有層層屋頂已強調出此空間的獨特性與重要性。不丹是個虔誠信奉單一宗教的國家,從建築物內外的彩繪、裝飾更加凸顯佛教的一切禮教思維早已深刻地融入生活當中。常見的裝飾紋案有祈福用的「八吉祥」、法輪、珠寶、轉換自自然界植物的花草圖案、旌旗等。白色象徵純潔,是不丹國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境界,因此民居建築用色皆以白色為主,擁有政治、宗教雙重意義的宗則多了紅棕色的帶狀裝飾,整體而言,是自然色的運用(註3)。

 在不丹國有許多差異皆可大至以中心點東沙(Trongsa)為界,建築形式與材料運用亦同。在形式方面可以粗略的區分出西部以木材為主、三層樓的建築;而東部多見石材運用並以二層樓的建築為大宗。西部的建築平面多為一個四方形,屋頂為一片式、四向斜的形式;中部與東部在平面上的變化較多,可看成數個四方形的組合,因此在屋頂的變化上相對較多,經常可見複層式的處理。就材料的使用上,西部的建築較為一致,木材構成結構體的主架構之後,編竹填充其間並覆塗以灰泥,最後以白色呈現。東部在建築材料上的採用較多變化,除西部常見的方式之外,亦有夯土為牆的作法,也有泥磚、紅磚、石塊砌成的牆體。單就建築在外部牆面的呈現便可粗略判斷深處不丹西部或東部區域。

 逐漸邁向開放的不丹社會,在營建的傳統上或許已不再講求過去的構造方式,而逐漸出現新式材料如鋼筋混凝土的運用,但是在建築形式上卻相當堅持具備傳統氣息的語彙,於是走在不丹的城市、鄉村之中,隨處仍可見方形椽子層層疊起、帶有類似雀替的柱頭、雲形的開窗、紋案一致的彩繪與吉祥物,這些是長久以來從這片土地上的資源擷取過來,適合這片大地的種種決定。不丹的建築在各種建築類型之間共享相似的語彙而形塑出一致性的整體氛圍,與環境的呼應又因在地材料與色澤的運用更顯得和諧、穩定,在不丹的停留期間,強烈感受到一種形式堅持的氣氛,雖然在個體而言可能失去了某些創作的自由(註4),但在整體上卻是維持環境和諧的表現,甚至因而突顯出一個國家在建築環境上的自明性,比起過度自由而導致經常不明所以的台灣,或許不丹的經驗可以提供空間專業者另一種思考的方向。

  

 

1:主要指不丹首都亭布(Thimphu)及巴羅(Paro)。以台灣的標準來看,其疏鬆的建築密度與單純的街道紋理實在無法形成所謂的「都市印象」,但與不丹國其他為數極多的散村村落比較起來,更具備城市的內涵:各地資源集中於此,並且吸引人們遷移至此,因此是人口相對稠密並且擁有較為發達的工、商業的地方,其中包含多種性質的區域如: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行政區,並且擁有國家級的設施因而具備行政及管轄功能。

2:具有防禦功能的寺廟建築,是地區重要的政治與宗教中心。

3:在不丹國經常可以看見五色旌旗,其中紅色代表火、綠色代表森林、藍色代表河川、黃色代表大地,而白色是純潔無暇的象徵,亦是人們企求達到的境界。

4:粗略瞭解不丹的建築教育,得知在學校中所學習的知識在於如何建蓋「傳統」建築,與台灣施行的、鼓勵空間創作的方式大相逕庭。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1 笑顏




如果你一直留心攝影,那你將會變成一個觀察者,而無法融入其中。」

忘記在那裡看過、是誰說、如何確切述說,但腦子裡總揮之不去這樣一條思緒,每每在旅途中造成自己的窘困,究竟是要將眼前的景象拍攝下來?還是將自己丟到感動的裡頭?如果不照前者那般,也許其他無法造訪的人們不能理解你說的那些東西;如果因此錯失了後者,又感嘆於自己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過客,淺淺地滑過,我不喜歡這樣。

我並沒有像許多人所熱衷的那樣,將鏡頭對準每一個遇上的不丹人,如同看到難得的品種而一一記錄他們的長相、舉動、甚至要求來個獨照、合照、大合照,總覺得那像是到了動物園拍攝猴子如何吃香蕉一般,隱約中似乎透露著姿態高低的差異,因為你手中握有他們沒有的相機…,所以他們成了掠取的對象,儘管那掠取的東西無形無色…,他們大概也很想把我們滑稽的樣子拍下來吧,如果可能的話。不過,絕大部分的不丹人還是樂意讓你這麼做,或許他們也清楚知道不可能永遠保有這個影像(幾個可愛的小朋友請求是否能將照片洗出來寄給他們),但能夠短暫地看見自己與摯愛的家人一起將身影停留在那個燦爛笑容的瞬間,或許也已經足夠。

16人座的coastar在山上顛簸的小路上用力往前,沿途可以看見許多大人、小孩在路邊工作,據導遊說是政府委託某些團體進行道路維護的工作,因而山路轉彎之處,原本以為是另一片雲和樹的交織,朦朧之間令人目光停駐的卻是這些老攜小、正勤奮堆砌路緣石的不丹人。在某個轉瞬,瞥見一個小小孩在雨中走在母親前面,被雨水濡濕的臉龐卻依然開朗、親切,用力地跟匆匆駛過的我們揮手說「Hello!!」心情頓時在陰鬱的灰色中開朗了起來。

車子停下來其實是給我們拍路邊八個一字排開的紀念佛塔(stupa),不過已經充分得到「佛塔麻痺症」的我,實在提不起興趣幫它們拍寫真。身後倒是有一群童言童語外加明亮的笑鬧聲,既然只有五分鐘時間,不足以「融入當地人的圈圈」,於是我決定來捕捉一下這些令人心醉的笑顏。眼尖的小女孩很快發現鏡頭對著她,很開心的轉過頭來揮手,然後旁邊的小朋友看到了,也興奮地衝過來入鏡,然後更旁邊的小孩也發現這場拍照大典…,於是「八個佛塔的到此一遊照」演變成一群山中小朋友的寫真秀。

好喜歡這一張張的笑臉,他們對你沒有防備,沒有猜疑,只是很單純地享受從三吋螢幕中看見自己剛剛擺的姿勢被定格下來,還有跟朋友勾肩搭背的哥兒們照中更確立了彼此的友誼。這些小朋友也許還不習慣照相,所以對於照相的標準程序沒有太多概念:「來,看鏡頭,準備照了喔,一、二、三,好了。」然後臉上堆起來的笑紋馬上垮了下來,他們就是一直動來動去,一直笑著,一直看著妳跟相機,推來推去,總覺得旁邊那傢伙站的位置好像更好…。原本以為所謂落後國家的人就像誰誰誰描述過的尼泊爾、越南…一樣,總是不忘伸手跟你要點零錢,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不丹人伸出手來,他們雖然物質生活不富裕,但是心裡卻是豐富、溫暖且自信的,這些校顏很直接地就可以感受到。在鏡頭裡的他們一樣令人心動與喜愛。「gardrinchela~」(謝謝~)我說,「gardrinchela~」大夥兒大聲地喊著。

田埂上,幾個婦女背著稻草辛苦地走著,是趕著蒐集完備用的材料而及集趕回家的村婦…吧!後面還有一些大概就是所謂「上班族」的小姐,正開心地邊走邊聊朝著我們走來。「Guzuzumbola~」(妳好~)我說,「Guzuzumbola~」她們靦腆地回應。我不能說這些笑容帶著歡迎,也不是看見異種族的阿豆仔時的好奇,而是單純的和善的笑容,沒有其他成分的、簡單的笑容,然後擦身而過。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們自身的自在,我小小地沈浸在這種簡單的小愉快裡。

在整趟旅行裡,接觸到很多專業人員(導遊、司機、接待人員…),他們的笑顏毫無錢味,你清楚知道這不是你花錢買來的,而是他們打從心裡喜歡正在從事的工作,代表著不丹國的第一線,也是外國人與自身文化的橋樑,他們如實地扮演著溝通的角色,也恰分地引導外人逐步認識不丹這最後的香格里拉。這些人從容、優雅地隨你左右,不疾不徐地陪你踏著不丹美麗的土地,之中你所見著的,就是真誠。

不需去調查、質問這是不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因為當自己深處喜馬拉雅山中時,便清楚知道自己已經從成天抱怨的焦躁模式轉到了最快樂無憂模式,那彷彿是離開自不解事的童年時期之後,不再感受到的。

旅行已經告一個段落,但是我非常想念、非常想念海拔兩千公尺的每張笑臉。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0 寫在一切之前


初夏的歐洲之行在一陣懶散中尚未記錄,此刻卻急急想要先寫下八月的不丹行,原因是這趟旅行堪稱近年來感受最深刻的一趟旅行。或許早已太習慣凡是講求物質享受的世界,太習慣接受所謂已開發國家給予的種種成功經驗,導致在突然面對這名不見經傳,幾乎呈現鎖國狀態的喜馬拉雅山小國時,竟有種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其中還包括撩撥起已經太久太久沒有書寫的意念,即便打開電腦,試圖印刻些什麼的此時,依然不確定是否已經能將心中激盪的那些明白托出,抑或是停留在喃喃自語的階段,但無論如何,我感激能夠有此一行,看到山裡那每一張純真、動人的笑容,感受到沒有資本主義引領的世界竟是如此美好、輕鬆。

2008年八月,記旅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