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確離天堂很近。」
雖然早已經從許多閱讀經驗中知道藏傳佛教對於死亡的看法是如此輕淡卻又嚴肅,如謝旺霖在「轉山」中便曾經描繪天葬的細節,當時讀來心驚動魄,尤其鷹群爭奪死者肉身,在儀式進行時極其忍耐、等待,時間一到便絕不客氣地將每一吋屍肉撕食殆盡,留下光滑屍骨與泌入地面砂石的紅色血泊,背景趁著藍天與綠地,一副幾乎以藍、綠、紅、白原色呈現的畫面,每一次順著文字構築現場景象,總不免一陣發麻,可以想像當時情緒全被抽離掉,只能用最空蕩的心盛接一切真實的直接。雖然明白之中陳述的並非這些儀式進行的方式與血腥,而是從「此相」到「彼相」的引渡,是藉由自然的力量完成,人終究還是是食物鏈與自然界一切循環的一部份,但是那個不可直視的執行與自然原理的理解之間,總覺得中間還少了人的自我陳述,就像一下子從太空跳到地心,沒有述說在地球表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非常確定自己沒有悟道的慧根,這從每次拿起佛經或經典解註時,腦子裡用來思考的細胞便立即紛紛打包出走而逐漸放空的狀態可以略知一二,因此要我用佛家的哲理來解釋不丹人如何看待生與死,大概十世以後我還是作不到吧。不過,在不丹的一週間,的確感受到一種接觸到天堂的喜樂。
第一天在不丹,便登山上虎穴寺。途中,天空下著綿綿細雨,我們有點晚了,所以一路上只見下山的人潮,不見一同上山的同伴。虎穴寺在三個小時的腳程之外,一行十來人將隊伍拖得很長很長,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走的情景。第一次接觸到不丹的「死亡物件」就在途中,看見一個個小小、白白的塔狀物堆在一個山壁缺口上,任雨水由上頭滴下,就這麼直接地放在大地之上。這些塔狀物看得出來是一個一個由人的手捏泥製作出來的,沒有精確的比例拿捏,更沒有精緻的雕琢,無須去探討形體與造形的意涵。
小小塔狀物繼續以各種不同色調的泥以及不均等的尺寸存在於各種我們到訪的地方,喇嘛寺的窗戶邊上也好、刻有經文的牆緣也好、佛塔邊緣也好、山洞邊緣也好…,經常看見一小群一小群的塔狀物聚集在一起,彷彿等太陽一下山,這些小塔就會突然動起來,然後商量著要一起作件什麼樣的事的樣子。這些塔狀物總是依附著一個完整的個體(entity),一間寺廟、一座宗、一個山洞、一道獨立的牆、一棵樹…,似乎透過這些已經「完全了」的個體,可以庇佑並且給予力量。
我終於忍不住問了。貝瑪(註)解釋說(一副「妳到現在才問喔?」的好笑表情),那是不丹人的死後供奉。不丹人死後一定火葬,火葬完將骨灰灑往河流回歸,將骨灰歸還大地前,會取出額前骨的部分與泥土和在一起,做成我沿路看過無數個的小塔,在寺廟裡由喇嘛念經超渡21天後,家人再將小塔移至福地,就是那些具有「完整」(completeness)的地方,上面沒有名字,也不刻意排列,隨時間流逝逐漸變成大地的一部份,再也沒有人辨識得出誰是誰,當然也不存在門面的問題了。
不丹人沒有姓。雖然他們寫在名牌上面的字還是有兩個,但沒有藉以區隔某某家族之用的姓氏,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祂的孩子」,這跟咱出家人最後都姓「釋」的道理是一樣的吧,出了小家,變成大家的一員。只不過,不丹人在出世命名的時候就已經體現了那樣的意念,而我們習慣的世界則是多了一次動作。不丹人命名是人世父母抱至廟裡由師父命名,儀式之後從祭壇上已經有的名牌中抽出一張,即是第一個字,這個字不分男女,「貝瑪」就屬這個部分,然後再加一個可供區別性別的名,是第二個字,由此名字就決定了。某種程度來說,人們的名字就是那幾個字的排列組合,今天這個「貝瑪 旺諸」走了,大後天會有另一個「貝瑪 旺諸」出現,或許對他們而言,許多身外的記號與東西是大家可以共享的,勿求唯一。
佛家講「清涼,沒有煩惱」,不管哪一流派,總在勸世間人勿要執著,才是喜樂;不緊握事物與念頭,理解無相的意涵,就能解脫。不丹人從出生的命名到死後留存的形式,這兩個在我們的文化裡都極為重要的事件,是我們的文化中絕不可能放手的部分,不丹人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觀點與作為,除卻初聞乍見的驚嘆後,我不禁要想,這種一開始就不執著的方式,或許才是能徹底解脫吧。
法輪轉啊轉的,寺廟的牆上彩繪著無數的六道輪迴圖,各種雕刻繪畫也訴說著各種輪迴的故事。從原點開始又回到原點的觀念,深深影響不丹的生活,也建構出龐大而完整的信仰文化。所有的人都不想帶著過去,當他重來的時候…,因此忍不住想像,在不丹人某個次元的世界裡,有好多白白的、不分身份、不計較前世為何的靈魂,一起處在沒有重力的純淨空間中,沒有負擔與煩惱,而那裡...不就是天堂嗎?
七日的旅行時光裡,我彌補了從太空到地心之間被跳過的地球表面,是不丹人用他們的生活真切上演出來的、對自然的信仰。而天堂,是我們活著的人的想像,是一個找尋解脫之境與過程的綜合說詞。我看到不丹人的天堂裡沒有名字,當時竟離它好近。
雖然早已經從許多閱讀經驗中知道藏傳佛教對於死亡的看法是如此輕淡卻又嚴肅,如謝旺霖在「轉山」中便曾經描繪天葬的細節,當時讀來心驚動魄,尤其鷹群爭奪死者肉身,在儀式進行時極其忍耐、等待,時間一到便絕不客氣地將每一吋屍肉撕食殆盡,留下光滑屍骨與泌入地面砂石的紅色血泊,背景趁著藍天與綠地,一副幾乎以藍、綠、紅、白原色呈現的畫面,每一次順著文字構築現場景象,總不免一陣發麻,可以想像當時情緒全被抽離掉,只能用最空蕩的心盛接一切真實的直接。雖然明白之中陳述的並非這些儀式進行的方式與血腥,而是從「此相」到「彼相」的引渡,是藉由自然的力量完成,人終究還是是食物鏈與自然界一切循環的一部份,但是那個不可直視的執行與自然原理的理解之間,總覺得中間還少了人的自我陳述,就像一下子從太空跳到地心,沒有述說在地球表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非常確定自己沒有悟道的慧根,這從每次拿起佛經或經典解註時,腦子裡用來思考的細胞便立即紛紛打包出走而逐漸放空的狀態可以略知一二,因此要我用佛家的哲理來解釋不丹人如何看待生與死,大概十世以後我還是作不到吧。不過,在不丹的一週間,的確感受到一種接觸到天堂的喜樂。
第一天在不丹,便登山上虎穴寺。途中,天空下著綿綿細雨,我們有點晚了,所以一路上只見下山的人潮,不見一同上山的同伴。虎穴寺在三個小時的腳程之外,一行十來人將隊伍拖得很長很長,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走的情景。第一次接觸到不丹的「死亡物件」就在途中,看見一個個小小、白白的塔狀物堆在一個山壁缺口上,任雨水由上頭滴下,就這麼直接地放在大地之上。這些塔狀物看得出來是一個一個由人的手捏泥製作出來的,沒有精確的比例拿捏,更沒有精緻的雕琢,無須去探討形體與造形的意涵。
小小塔狀物繼續以各種不同色調的泥以及不均等的尺寸存在於各種我們到訪的地方,喇嘛寺的窗戶邊上也好、刻有經文的牆緣也好、佛塔邊緣也好、山洞邊緣也好…,經常看見一小群一小群的塔狀物聚集在一起,彷彿等太陽一下山,這些小塔就會突然動起來,然後商量著要一起作件什麼樣的事的樣子。這些塔狀物總是依附著一個完整的個體(entity),一間寺廟、一座宗、一個山洞、一道獨立的牆、一棵樹…,似乎透過這些已經「完全了」的個體,可以庇佑並且給予力量。
我終於忍不住問了。貝瑪(註)解釋說(一副「妳到現在才問喔?」的好笑表情),那是不丹人的死後供奉。不丹人死後一定火葬,火葬完將骨灰灑往河流回歸,將骨灰歸還大地前,會取出額前骨的部分與泥土和在一起,做成我沿路看過無數個的小塔,在寺廟裡由喇嘛念經超渡21天後,家人再將小塔移至福地,就是那些具有「完整」(completeness)的地方,上面沒有名字,也不刻意排列,隨時間流逝逐漸變成大地的一部份,再也沒有人辨識得出誰是誰,當然也不存在門面的問題了。
不丹人沒有姓。雖然他們寫在名牌上面的字還是有兩個,但沒有藉以區隔某某家族之用的姓氏,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祂的孩子」,這跟咱出家人最後都姓「釋」的道理是一樣的吧,出了小家,變成大家的一員。只不過,不丹人在出世命名的時候就已經體現了那樣的意念,而我們習慣的世界則是多了一次動作。不丹人命名是人世父母抱至廟裡由師父命名,儀式之後從祭壇上已經有的名牌中抽出一張,即是第一個字,這個字不分男女,「貝瑪」就屬這個部分,然後再加一個可供區別性別的名,是第二個字,由此名字就決定了。某種程度來說,人們的名字就是那幾個字的排列組合,今天這個「貝瑪 旺諸」走了,大後天會有另一個「貝瑪 旺諸」出現,或許對他們而言,許多身外的記號與東西是大家可以共享的,勿求唯一。
佛家講「清涼,沒有煩惱」,不管哪一流派,總在勸世間人勿要執著,才是喜樂;不緊握事物與念頭,理解無相的意涵,就能解脫。不丹人從出生的命名到死後留存的形式,這兩個在我們的文化裡都極為重要的事件,是我們的文化中絕不可能放手的部分,不丹人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觀點與作為,除卻初聞乍見的驚嘆後,我不禁要想,這種一開始就不執著的方式,或許才是能徹底解脫吧。
法輪轉啊轉的,寺廟的牆上彩繪著無數的六道輪迴圖,各種雕刻繪畫也訴說著各種輪迴的故事。從原點開始又回到原點的觀念,深深影響不丹的生活,也建構出龐大而完整的信仰文化。所有的人都不想帶著過去,當他重來的時候…,因此忍不住想像,在不丹人某個次元的世界裡,有好多白白的、不分身份、不計較前世為何的靈魂,一起處在沒有重力的純淨空間中,沒有負擔與煩惱,而那裡...不就是天堂嗎?
七日的旅行時光裡,我彌補了從太空到地心之間被跳過的地球表面,是不丹人用他們的生活真切上演出來的、對自然的信仰。而天堂,是我們活著的人的想像,是一個找尋解脫之境與過程的綜合說詞。我看到不丹人的天堂裡沒有名字,當時竟離它好近。
註:貝瑪(Beima)在宗喀語裡是蓮花的意思,也是的導遊的名字,據他說不丹有無數個貝瑪,是不丹的菜市場名,而且這個菜市場比台灣的擁擠,因為叫蓮花的人不分性別,不似我們不會有男生叫心怡,也不會有女生叫志偉。